,就是方便的广告词:就是这个味儿!
这是杨洪基老师的成名作,歌词取材于明朝大辞人杨慎的临江仙,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是上官风的是音质能达到杨洪基的九成,像极了朱之文,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音节舒缓,如闻天籁。
而且这是赵佶第二次听这首歌了,自从数月之前在京城街头地摊上听了上官风的演唱,就再也没有人能喝这首了,这可是他朝思暮想的曲目之一呀!
因此赵佶显得异常激动,眼睛瞪大贼,脑袋晃左右摇晃,看向高俅又看向众人,再看向上官风,他觉得这小伶官太象极了上官风,那嗓子那调子甚至截字喘气等细节的变化也简直一般无二。
此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不止是端王,当然还有高俅。
应该说高俅听上官风唱歌还要比端王听得多一些,因为上官风街头卖唱,高俅比端王去得早,他也觉得眼前这个伶官无论哪方面都跟上官风一般无二。
此人模仿上官风如此之象?竟然惹得端王如此着迷?
高俅那眼珠子不停地旋转起来,越打量,越觉得这个伶官像上官风,身高,个头,体形,唱歌的嗓音顿挫……
第二首上官风唱的是《月满西楼》,这取词于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官风模仿的是孙露版的,孙露那充满磁性的,略带忧伤的女声,再配上优雅的琴声,把这首词曲演艺的淋漓尽致,男声模仿女声,上官风的男中音带着孩童的稚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嗓音,耐人寻味,堪称千古之绝唱,人间之妙音。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端王赵佶喜欢听这首,这也是他数日之来“失恋”状态的原因,茶饭不思就想着高俅能早日把上官风找到,如今总算找到了感觉,听得他如痴如醉。
李清照的词加上后世的曲谱,再配上上官风独特的演唱风格,赵佶有一种多年的宝贝失而复得的感觉。
等赵佶听完了上官风的第二首歌,觉得他就是上官风第二!多日的奢望一旦得到满足,便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此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高俅了,他也懂得歌舞,而且他跟端王一样,听这样的曲子也是绝无仅有过的,此时他心中念头一闪,难道此人是上官风?
绝无可能,这个小贼现在逃跑还来不及呢,岂敢自投罗网?只不过他的年龄身材有点像上官风,演技酷似上官风而已。
段正明一看端王正高兴,赶紧趁热打铁把这一次来的用意说了一遍。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端王已经料到了,但是他没想到竟然是这种事。
“诸位放心好了,只管在小王的府中住着∫看他们哪个敢来王府捣乱,至于帮助诸位复国之事,滋事体大,容小王与皇兄商议之后再做定论。”
“多谢王爷。”段正纯段正明阳天都非常高兴,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不管怎么说,这里是堂堂的端王府…敢来这里捣乱,就算是自明不凡的高龄也应该有几风忌惮吧。
就这样上官风跟段家哥两个还有杨天,他们就在端王府中安定下来。端王给他们腾出一层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从这一天开始,上官风就陪着端王歌舞,有时候斗蛐蛐、斗鸡,还有的时候蹴鞠,高俅当然也参加了。
而晚上上官风天天坚持练功,三年之后上官风已经突破了炼体境到达炼气境,武功修为突飞猛进。
这期间他与高俅明争暗斗,让高俅丢尽了脸面,上官峰成为端王面前的红人,蹴鞠每当高俅参加的时候,上官风的蹴鞠技术比高俅更高,让他屡屡在端王面前出丑。
高俅对上官风恨得咬牙切齿,就开始处处跟上官风过不去⌒一次还直接动手了,这一动手才知道上官风不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