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大儒关注,传世之赋(3/3)

作者:土豆刘
还没有太过人之处。

继续阅读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开头结束之后,接下来的文字似乎带着魔力,董仲舒突然睁大眼睛,整个人的情绪被赋带动,不由得开始轻轻的吟诵。

脸上的不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神色。

他一般喜欢速读,先了解文章大意,但是这一个习惯在这一刻完全的变了。

董仲舒对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忍不住来回品读,仔细咀嚼里面蕴含的多重意思。

简直就像是在吃烧鸡时,忍不住把骨头放在嘴里来回的品味。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读完这一部分,他的心就颤抖几分。

在赋中,他似乎回到了暴虐的秦朝,看见了处在深宫之中的六国遗族。

在始皇的暴政下,六国贵族委曲求全,整日活的浑浑噩噩。

继续读下去内容减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结束,他不由得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用力猛拍桌子,大喝一声:“妙,甚妙!以连续陈述铺张浪费,言明暴秦之罪过。真乃妙论也!”

董仲舒最后将目光放在议论中。

六国因不爱民,破秦攻破国都。

暴秦因不爱民,导致百姓起义。

“呼!竟然是启示陛下爱民之赋!是我错怪此人了。”

董仲舒用复杂的眼光,再一次浏览一遍全文。

他真的没想到,世间竟然存在如此之人。

“此人名白墨,为何吾从来没有听说过?难不成是吾在太学闭门修订太久?此赋吾已经失去了评判的资格。其与《过秦论》,恐怕可以并列。”

董仲舒逐渐闭上了眼睛,身体慢慢放松。

倚着身后的墙壁,不断的回忆《阿房宫赋》的每一个字词。

文章首尾相连,浑然一体。

不突兀,不驳杂,整洁清晰,使人难以忘记。

辞藻华丽,让人耳目一新。

“传世之赋……”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这四个字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或许,吾应该见他一面……说不定此人,可以使吾儒家进一步兴盛。”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