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们的挽留,毅然带着老妻返回家乡,并在回乡的次年以63岁之龄担任了夜月村的村长之职。
回乡的这六七年,龙岩带着夜月村的男女老少兴修水利,在距离村子15里的山谷里建起了一座小型水库,基本解决了周边十几个村子吃水难、农田灌溉难的痛点。
以前为什么不能,怎么龙岩一回村就解决了,龙岩心里清楚,那不是他这个老头儿有多能干,而是他身份摆这儿,还有诸多老战友们的帮衬,县市两级政府拨不出来款,省里多少还能挤一些出来的,有了钱,再加上他的号召力,才能完成这项数十年都想做而没做到的工程。
可光是修水库,让乡亲们能喝到清水,能提高一些粮食产量,也就是让乡亲们吃得再饱一些,想让乡亲们荷包里鼓一点,也能让村里的孩子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喝上可乐玩上游戏机,那是万万不能的。
只能想别的路子!
像龙云松刚刚跑来说的靠着附近的千古名关-——娘子关搞旅游开发,龙岩自然也是想过的,就连前些日子他去看老首长,老首长也专门提起过,说随着老百姓的收入逐渐提高,去全国各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将会成为年轻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旅游将会成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最热门的产业之一!
娘子关,名气够,周围的山山水水也很美,只要搞好配套设施和宣传,在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只是,这配套设施说的简单,但当了这么多年靠无米之炊过日子的龙大村长可是明白,哪儿哪儿都要钱。
就别说在山里修路这个大工程了,那金额一说出去,市里的那个油滑财政局长估计能当场给他玩儿躺平,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光棍精神,别说他,估计就是老首长来了也没辙。
单说游客来村里后的吃住问题,吃还好说,大不了费腊肉腊肠,但住呢?总不能都住那些破旧的吊脚楼吧!下面养猪,上面睡人,那味儿浓的,哪怕是他,也是适应了好久才习惯。
修新房子?可得了吧!他老两口退休工资和积蓄就算全部拿出来,能修几栋房又能买多少被褥?
老战友们和儿女们已经很帮助他了,早在10年前就帮着凑钱盖了娘子关一带最好的小学,课本什么的也是年年不少的送过来,哪能让他们再出钱。
还是只能靠自己才行,龙岩这些天来可没少为这个发愁,愁得头疼的时候就跑来洒月谷坐坐,他希望那些躺在不远处的发小亲人们能告诉他该怎么办。
但显然,那些年纪轻轻就离开的亲人们对这个正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很陌生,至今也没人能在梦里告诉他答案。
现在外商来投资,能够解决资金困难,是大好事儿,但一听到日本人这三个字,哪怕是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龙岩依旧无法释怀。
卫国战争是胜利了,但那抗争的八年,有多少人倒下了?那是累累白骨和无尽的牺牲换来的胜利。
夜月寨的后辈们只看到晒月谷数百坟茔,可知当年晋省、陕省、川省等中华大地上处处挂白幡!
只是,看着眼前的这个被自己从城里喊一声就义无返顾回村给他帮忙的侄孙眼里的期盼,龙岩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快,他知道,眼前这个已经算是寨子里很优秀的青年,也是希望弄笔资金来解决寨子以及周边山村的困境。
先不说什么发展旅游不旅游的,山村都急切通公路,唯有如此,才能把粮食和山货给卖出去变成钱。
否则,那些养的大肥猪和羊只能自产自吃,不能帮乡亲们鼓起口袋。
晋省本就是山区省,不管是省、市、县资金都有限,全省困难的地方多了,有好些地方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他已经动用这张老脸去省里弄了笔资金修水库建水利了,再去要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那就先看看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