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 半导体行业布局(2/2)

作者:红色小雨伞
尤其追加了资金,新的收购计划展开的情况下,只要顺利拿下那些知名的设计公司,那么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用担心设计能力不足。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慢慢培养。

至于怎么培养,也早就想好了,很简单,让离岸公司控制的设计公司,来国内开实验室。

这是国外常用的策略。

微软有微软中国实验室。

摩托罗拉有摩托罗拉中国实验室。

固然这些实验室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拓国内市场,同时低成本的使用国内的研发力量,往往不会带来很高级的技术。

但是,并不那么绝对。

因为他是老板。

作为老板,他有权利,也有足够的理由,把重心放在国内这个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

他不需要把所有人都派遣过来。

他只需要做出决策,在国内打造几个实验室,或者设计中心,然后派一批优秀的设计人员过来即可。

又或者,制定一种常态的机制,让国外的设计人员轮着过来,同时,让这边的员工走出去交流。

具体实施的话,就是把实验室,或者设计中心,建设在一些重点高校附近,同时跟高校展开合作。

这样一来,整盘棋就活了,拥有属于自己的芯片设计力量,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这个时间不会特别长,绝对比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要快很多。

这也是这一天最主要的工作。

挖人的事,一个电话吩咐下去就行了,自然有人去办。

生产制造团队,华虹那边也给面子,打电话沟通了一下,很爽快便同意派抽调一支队伍过来,帮助进行晶圆厂和生产线的建设。

至于,这个没什么好说,作为技术被引进方,派遣技术人员,那是分内之事。

这样自己再招一批人,组建一个团队,跟着学,慢慢也就起来了。

独独实验室和设计中心,很是废了一番功夫。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高校选择,投资额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国外反而好办。

三个设计公司,三个方案,到时候做出来的芯片,都是供国内的。

换句话说,明面上,这三家公司,主攻的就是国内市场。

这样的情况下,天然有过来建实验室或者设计中心的理由,别说只是派人来,总部搬过来都不过分。

而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是,三个实验室,四个设计中心。

对着高校来的。

其中最重量级的设计中心,准备落在市里。

这也是当初就承诺过的。

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市里,其次是长大。

剩下的,对应的高校档次就比较高了,坐落的地方,重庆,哈尔滨,西安等等。

固然也不算最好,但是,可靠,不用太担心最后培养的人都跑了。

投资方面,这个暂时没想法。

主要是不了解,不好妄下决断。

但是有一点,钱绝对不是问题!

一亿也好,十亿也罢,别的没有,就有钱!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