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番外篇 黄药师的爱情(3/4)

作者:两行清泪
备,就叫他黄正邪。”

她又问:“要是女儿呢?”

黄药师说:“要是女儿……我喜欢芙蓉花,我们就叫她黄蓉吧。也只有芙蓉花,才配得上我的女儿。”

桃花岛开始下雪,冯蘅走了,就好像她生命里第一次遇见黄药师一样。那天在听月楼,冯蘅跌进了黄药师的怀里,就注定他这一生都要盛满她。新八一首发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她说:“你说过我一点都不了解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在听月楼过着花开花落的季节,忽然间,好像完全了解你了。”

他也只说:“我不会轻易为女人出手,真要我出手的话,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

可是现在,硕大的桃花岛,就只剩下两个人了,从今往后,他又是孤单的了。他抱着怀里的黄蓉,吹着她母亲最爱听的碧海潮生曲。他只是空倚着一株桃树,空着眉间淡淡的泪痕,想起内子字阿蘅。

黄蓉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看着父亲在桃花树下吹箫弹琴,每次黄蓉撒娇,黄药师却错口而出:阿蘅乖。他只是解释,蓉儿,你真像你的母亲。

那时黄药师发誓终生不离桃花岛,也一生不学《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他只待黄蓉找了个好的夫婿,就以花船出海,携玉棺寻妻子的亡魂。

黄药师痴情到了极致,他的黯然销魂比起杨过更甚。每次读到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总让我想起黄药师。

只是到了最后,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曾经的赌诗泼茶,曾经的玉笺题书,也不过是寻常。

蘅者,杜衡也,是一种香草,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多好的名字。倪匡在《我读金庸》中对黄药师的评价并不高:东邪黄药师是上中人物,洒脱不羁,把普天下都当作脚底下泥,他不喜欢傻小子郭靖,是情理中事(黄蓉喜欢郭靖,属于情理之外,只好认命)。本来,黄药师可算是绝顶人物,但是他迁怒,铜尸铁尸偷了九阴真经,与其他弟子何关?何况真的如此超绝,又何必如此重视九阴真经?难道无所不能的黄老邪,就非靠九阴真经不可?自己不会去创出比九阴真经更高的武功来?至于要在爱妻坟前,焚化九阴真经,那是执着的做作,不是至情至性的表现,所以,连上上人物都不是,只是上中人物。看完tvb对这段着墨不多的前情所编造出的电视剧,绝不会这样认为。黄药师遇上这般心性的冯蘅,生死相许有何难,冯蘅为他生为他死又有何难。

最早见到的黄药师是《神雕侠侣》中的骆应钧,一见倾心,觉得心中的黄药师就是这样的。思及原因,大概是久仰黄老邪的美名,并且被骆应钧当时堪比刘德华如今的老而紧实的脸庞以及挺拔的身材所深深吸引。纵然杨过已经长大,黄蓉都已老去,黄药师,你还是那么高那么瘦那么帅。可是你身边没有冯蘅。见过姜大卫的黄药师之后才知道,你有点矮有点胖但是你依旧风度翩翩,而且你身边还有那个名动天下的冯蘅。初见姜大卫,是天降奇缘里温兆伦的大哥、商天娥的丈夫。那时候超级不喜欢温兆伦和郭蔼明,也不喜欢宣萱作为红娘却莫名成了第三者,反而对姜大卫大男子主义的角色很有印象。他对弟弟妻子都很严厉,最后为了挽回妻子也算是用尽一切办法,别扭中带着憨直。彼时,姜大卫已经是中年大叔了,但确实记住了他的脸和他的名字。再见姜大卫,是任贤齐袁咏仪联袂出演被改编得不伦不类的笑傲江湖。一片烟雨中,姜大卫袁咏仪乘舟而来。姜负手而立,袁低首抚琴。两人眼神交汇,笑眼含情,多么风情万种。我真的以为并且希望他们之间有奸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