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固有一死(3/5)

作者:楼下水如天
“李相,梁公,你们怎么吵起来了,眼下山东武将势大,据说对金之战的士卒收入已经超过一个县丞一年的薪俸了,这成何体统,眼下二位当精诚合作!”

不过这都谁徒劳的,气头上的两人从来都没想过跟对方合作。

“谁跟他合作,又臭又硬!”

“看见没,墙头草就是墙头草!”

李纲这句墙头草,把这群人一起骂了。

别说梁杨祖气呼呼的走了,连赵鼎,朱胜非和几个拉架的脸上也很难看。

李纲不在意,反正他已经把该说的说了,也带他们把该看的看了,对得起皇后娘娘的嘱托。

跟他们争斗没一点意思。

还不如把口水留着喷李敬。

这混账太无耻,居然莫须有的栽赃本相。

可惜李纲知道李敬出发,也没有得到机会。

李敬都没来得及等派去高丽集结两边作战的集结起来的仆从军,也没有等着预定远航西洋的所有最新,最大的舰船回到登州,就匆匆的带着李云易和段七安所部赶去临安。

跟他同行的,除了赵玉盘,赵璎珞等记功官员,还有李清照带的稷下学宫师生,其中包括了黄灿,陈卓,李芘等兼职的朝廷大员。

李敬在临安舰上宴请稷下学宫那帮教授,教习。

倒不是因为他想从赵鼎,梁杨祖,朱胜非口中得知临安的情况。

他比这些人预想的知道的多的多。

赵构离开临安了。

紧接着,秦桧带着部分原籍江南两路,荆湖南路,川陕四路的官员,也在张浚大军的掩护下,作为谋士团,追随赵构御驾西征了。

刘光世走没有走,李敬没有准确的情报。

因为路途遥远。

不过李敬大概率,感觉刘光世可能也走了。

只是张浚留了一些兵在皇宫附近做做样子。

其实李敬宁愿刘光世和张浚的兵不离开临安,他出征西洋,已经准备调福建路的兵进入两折,扣押各地厢军和水师,要能有大批大宋的自己的俘虏兵干活,就更完美了。

“李副使,昔日磁州,扬祖忧心宗帅裹挟护送康王兵马去真定府,故而疏离,却不是有意怠慢,还望李副使看在同为山东桑梓故交的份上,多多海涵!”

到登州的梁杨祖姿态放的很低。

从来不将自己游说韩世忠,赵鼎的事情说出来。

到了船上,跟着黄灿一起坐到船顶部夹板上。

“梁公客气了,昔日磁州,本将还不是官身,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哪怕宗帅折节推崇,自己什么身份,我还是清楚的!”

“不是如此,至今扬祖还清楚记得李副使诵读易安诗词的风采,昨天某还背诵给易安副山长听!”

黄灿听到这里,也想起了当初磁州夜宴的场景,随着两首咏梅的诵读,李敬风采确实光芒四射。

李清照嗔怪的看了一眼李敬。

随着李敬不经意间流传出来的诗词越多,赵福金和赵玉盘还拿来请教她品评,她越是怀疑,这两首压根不是自己做的,就是李敬做的。

“到登州之前,我是几个万万没想到,第一天就把我镇住了,世人都说江南好,锦衣玉食,在临安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跟登州一比就是土豹子,临海居堪称世外桃源,别院之精致,舒适,饮食之精巧,鲜美,服饰之华贵,气派,风景之秀丽,磅礴。真真的天上人间!娘娘给我说,这都是李副使主导的,惊的我夜不能寐,磁州昔日李副使腼腆少年的样子和胸有韬略的能臣,差距太大。”

“梁公过奖!”

“我这可不是恭维你,我要早知道这小老乡有如此能耐,昔日还追随什么康王,直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