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得了恶报,不得善终。你一言,我一语的,尽是这些。琴音笑嘻嘻地给她们端上一碟子咸菜。
自从免费接待了那两名老年妇女后,到琴音的店里来喝粥的人越来越多,琴音每餐只煮一大锅粥根本就不够卖,常常老早便卖完了。
不是用餐时间,店里没有人。林前来看望琴音,建议琴音多煮些粥卖,每餐可以多设一个炉子,多煮一锅,收入会翻倍。琴音说,我本来就是为了复习功课才开的店,你别假戏真做了。林前纳闷地说:“那你为什么打起广告呀?”
“广告?”琴音也纳闷起来,“我什么时候打过广告呀?”
“话说,有一天天气炎热,人们争相喝粥。你这店里突然来了两个白衣老仙,老仙打扮成很可怜的、快饿死的老人,驼背,柱着拐杖,你看对方可怜,便好心施舍她们。结果,老仙赐你秘术,喝了你的粥能长生不老。”林前说完,问琴音这是哪里学来的,这么厉害,搞得十里八乡的人都准备到你这喝粥来了。
琴音心想,这又是哪个过路的人,胡编乱造一些神仙传说?但她也明白,肯定是上次免费给两个老妇人提供免费的粥,赚回来的美名。琴音说:“当时看到两个老妇人怪可怜的,给了她们一碗蕃薯稀粥而已。当时店里也有别人,传来传去,也许就成了你说的那个版本了吧?”
林前似乎很惊讶的样子说:“啊?原来不是广告,而是真人真事?”
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两人正说着话,店外已经乌云滚滚,电闪雷呜的。琴音知道林前骑自行车来,想搭林前的车子,在风雨前离开店子,林前也答应了。
正当她要出门,两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匆匆走进店里来,其中一个说:“哇,要下雨了,我们就在这先避一下吧。”两名孩子好像很怕打雷,雷声一响,便依偎到妇人的怀里。
见此情景,琴音打消了离开店里的念头,跟林前说:“你先走吧,我等她们走了再走。”林前不耐烦地说:“管他呢,你就说你要出去了,让她们离开,她们会走的。”“你别管,我自有主张。”琴音说完,继续留在店里。林前了解琴音的脾气,不再说什么,骑着自行车走了。
不久,大雨倾盆,风声鹤唳。避雨的妇人和孩子静静地在店里的八仙桌子上坐着,也没有说话。琴音则抽出时间,在风声雨声中学习功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风雨停了。妇人和孩子也准备离去,出门前,妇人硬要买一个蕃薯,给两毛钱。琴音不收,妇人硬是要给。
开店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琴音也像陈来一样,偷偷地数了赚的钱,哇!半个月赚了二百五十元。真没有想到,开一个蕃薯稀粥,半个月竟然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缝纫机钱都赚回来了。
林前知道了琴音的店赚钱了,半分妒忌半分羡慕地说:“真没想到,你去了一趟省城,竟然学会了赚这么多钱。”
琴音说:“都是从省城的试水者那里搬过来的。”
林前说,有句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倘若你本人没有慧根、缺乏悟性,再好的师傅恐怕也白搭。
琴音回答,我也是无心插柳的。
林前说,等你考上大学,我就接了这饭店,卖多些蕃薯稀粥。还有,把猪肉档也搬过来,一边卖猪肉一边开蕃薯稀粥店,那还不赚钱赚个够。
琴音不置可否,但心里早就默许了林前的想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