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特殊的日子,在这边叫做:人日子,那天得吃面条。>
而十五就是元宵节,赵军此去争取快去快回。因为今年永安林区在楚安民的支持下,要效仿永兴大队来一场春猎。>
作为永安林区名声最响亮的猎人,作为永安林区营林保卫组长,赵军肯定是要在春猎中主持大局的。>
从今天到正月十五,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于学文感觉没有问题,便问赵军道:“赵军,老爷子刚才说的,你要觉着没问题的话,那我们还给你拿五万块钱呗。”>
“于书记,你看这样行不行?”赵军道:“我呢,今天就得上小红杉林场,到那边儿有任务。然后,我大概两三天就能回来。我出去这两天,我想让我陶爷帮我张罗、张罗。>
就灰皮、大皮、熊胆、黄叶子、野猪砂、悬羊血,这些东西我都收。完了总共花多少钱,都算我跟咱队上借的,你看行不行?”>
赵军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永兴大队收山货,不管花多少钱,他都一分钱不出了,全跟大队借。>
听了赵军的话,于学文看了陶大宝一眼,然后对赵军说:“那也行,这倒没有问题,到时候花多少钱,我们先给你垫上呗。”>
“嗯呐,于书记。”赵军道:“咱还按上次借钱那么走,等我还钱的时候,再给你们大队买口猪。”>
“那都好说。”于学文如此说,这事基本就定了。赵军向于学文、陶大宝道谢,然后又向陶福林投去感激的目光。>
刚才要不是这老头子替他说话,赵军真不好意思再管永兴大队借钱了。>
“你也别麻烦老爷子了。”这时,于学文又对赵军道:“我吃完饭就上大队部,搁大喇叭给你广播一下子,让谁有东西要卖的,都准备好了。>
完了你哪天从小红杉回来呀,你提前往大队部打个电话,告诉我们一声,我再给你广播一遍。”>
于学文这么说,那就更好了,大队部那喇叭一广播,永兴十个队就都传遍了,可是比陶福林出去跑业务强多了。>
买卖谈的,可谓是皆大欢喜。>
顾忌赵军他们午后就要走,陶家人也没让王强、李宝玉、解臣喝太多。>
等吃饱喝足,赵军六人辞别于学文与陶家人,乘坐两辆车离开永兴大队,直奔小红杉林场。>
吉普车在前,解放车在后,下山穿城入林区。>
下午四点半时,赵军一行人才来到小红杉林场。>
这时候,林场都要下班了。>
吉普车停在收发室外,后面靠左侧的车门推开,李如海下车进屋登记。>
本来按王强的意思,直接往里开,去找林场书记就完事。但李如海说那不符合规矩,必须得先登记,他以前就是干门卫,这个他熟啊。>
看收发室的老头儿快六十了,他当门卫这么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但当看到李如海的一瞬间,老头子愣住了。>
这小伙儿一脸青涩,明显年龄不大,但那一身行头,就连他们场长、书记都没配齐。>
“大爷。”李如海冲那老头儿一笑,道:“我是从咱永安林区过来的,是专门为你们解决困难来的。”>
老头儿:“……”>
五分钟后,李如海被老头儿礼送出收发室。>
李如海坐上车后,就见坐在副驾驶的王强回头问道:“不是,如海?你干啥去了?登个记去这么半天呢?干等你不出来,干等你不出来。”>
“老舅,那着啥急呀?”李如海笑着说话,同时抬手往前一指,道:“大哥,往前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