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垂拱殿。>
待几位臣子退出殿外,又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昭庆皇帝还没有离开的意思,端坐在龙椅之上,微眯着眼,似乎在沉思。>
指尖轻叩椅背,双目缓缓睁开,长长呼出一口气,一旁拱手而立的谢广福,连忙说道:“陛下,是不是移驾养气殿?”>
哪料昭庆帝挥了挥手,示意不用。>
一个枯瘦的身影,无声无息从殿后转了出来,对谢广福点点头,谢广福弯腰,慢慢退了出去,来人正是大太监怀英。>
怀英接替谢广福的位置,默默侍立在一旁。>
“大伴,你们密谍监也要跟进,具体案子不要干涉,重点盯着云州太守和云州军,包括下边的几个知府。”昭庆帝说道。>
“老奴明白。”怀英应道,“陛下是担心三法司控制不了局面?”>
昭庆帝扫了他一眼,说道:“明摆着的事,就这几个老狐狸,揭盖子永远只揭一半,不是控制不了局面,而是太会控制局面了。”>
“你说,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连秘银矿也敢伸手?还有,我大安疆土怎么会有魔灵教?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随即,眼神变得异常凌厉。>
怀英连忙低头,片刻后答道:“老奴定会全力调查。”>
随即又说道:“陛下安排白小也进侦办组,可是打算启用此人了吗?”>
昭庆帝收敛神色,笑笑说道:“朕刚想找一个契机,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算作一个小小的检验吧,看看这把刀快不快。”>
怀英点点头,说道:“可是,老奴有些担心,他年纪太轻,难以担当重任。”>
昭庆帝哈哈一笑,说道:“你是不解朕为何会如此看中白小也吧?”>
“老奴不敢。”怀英低头拱手说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得好啊,朕很久没有见过如此优秀的年轻人了。”>
“不知为何,朕一见到此人,总有一种亲切感,那双眼睛,好像似曾相识。”>
“朕也想给他时间,慢慢培养,可现在局面不同,朕若不先下手,等他成长起来,不知道还能不能为朕所用。太子?还是郭家?”昭庆帝缓缓说道。>
“所以陛下想用他来打破目前的平衡。”怀英答道。>
昭庆帝目视前方,手中轻轻揉捏着一块玉佩,说道:“决定衡器平衡的,有时并不需要多重的砝码,恰恰是一根稻草的重量。”>
“有些事,你们密谍监树大招风,不方便出手,但小角色可以,初生牛犊才不怕虎嘛。”>
“必要时,密谍监也可以给他一些助力。”>
“老奴明白了。”怀英恭敬答道。>
......>
出了垂拱殿,白小也跟在四位大佬的身后,慢慢踱步朝皇宫外面走。>
“三位大人,我等即刻回去安排,明日卯时,北城们出发,至于侦办策略,就路上再定夺。”左督御史杨根林说道。>
另外三人没有异议,已经明确由佥都御史庞旭负责带队,他们也得安排适当的人手配合,于是各自离去,回去调兵遣将去了。>
白小也对自己的御史身份还没有适应,但此刻也明白,都察院的二品大佬就在自己面前,是绝对不能怠慢的。>
恭恭敬敬走上前,对杨根林一拱手,说道:“卑职见过杨大人。”>
杨根林看了他一眼,神情似乎有些不悦,也有点不以为然,说道:“明日别误了时辰,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