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千层饼馅张卫(4/5)

作者:浙东匹夫
“这些蛮兵武艺虽不如丹阳兵,却悍不畏死,士气犹在丹阳兵之上。张卫从哪里招来的这些兵?”

因为没有心理准备,典韦的招数都是大开大阖攻敌必救的杀招,遇到一些跟他换命打法的敌将时,难免猝不及防。

“汉狗受死!”一名蛮兵将校手持铁蒺藜骨朵,大开大阖当头朝着典韦猛砸。

典韦反手一戟,本以为可以轻松戳死对方。可戟上小枝彻底扎进敌将胸腹之间后,那人前扑之力居然不衰,典韦连忙弃了一支戟后退,还是被钉锤在肩膀刺出两个寸许深的伤孔。

幸好典韦身强力壮,这点小伤连行动都不太影响,他也习惯了这种跟敌军以伤换命的疯狂打法——历史上他在宛城之战可是负伤十几处还能大呼酣战呢。

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再战,典韦便没有再给敌人伤他的机会,血战半刻钟将来敌全部杀退。

回到山头处理伤口时,典韦把遇到的情况跟李素汇报了,李素也有些诧异,幸好还抓了几个活口,就把俘虏拉来拷问。

“你们是何处蛮兵,为何为张卫效力抗拒朝廷?刚才被典军侯击杀的贼将是何人?”

小兵就没那么大骨气了,一番折磨后还是乖乖开口:“我们是巴郡板楯蛮,刚才被杀的是我们大族长何晃的侄儿何崇。”

李素这才了然,他看过朝廷的通报,知道去年(中平五年)张鲁崛起的几乎同时,在汉中南面的巴郡,有七姓板楯蛮假托黄巾造反。

造反的理由呢,其实也是老毛病了——朝廷征发蛮族当兵不给钱。

早在桓帝时候,朝廷就有征发板楯蛮去打羌乱的习惯,但桓帝年间还是给军饷的。灵帝中平二年起,几乎是与断乌桓人、南匈奴军饷同期开始,灵帝也断了板楯蛮的军饷,但依然年年征发打白工。

所以板楯蛮起义跟丘力居、南匈奴起义是一个道理。

不过板楯蛮起义倒是没有波及整个巴郡,因为南方的江州一带(后世重庆)还是挺安定的,是汉人聚居区。闹板楯蛮的主要是巴西地区,包括宕渠、阆中。

只是因为张鲁隔绝道路,朝廷不知道后来巴西地区如何发展,没想到板楯蛮居然跟张鲁联合了,两家一起反汉。

他连忙吩咐典韦务必小心,不要轻敌,板楯蛮在山地战方面的实力是绝对不在丹阳兵之下的。典韦也表示吸取教训,一会儿打法收敛一点,别太搏命。

后世蜀汉政权建立后,蜀战斗意志最强的部队“无当飞军”,就是由两部分蛮兵组成的,一部分是板楯蛮,另一部分是诸葛亮平南中后、孟获手下的五溪蛮。

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王平就是出身板楯蛮,不过算算年纪王平现在估计还是个少年人,他得二十年后才当上校尉。王平就是板楯蛮第一大姓何家族长的外孙。

典韦刚才杀了一个姓何的蛮将,俘虏说他是族长的侄儿,那就应该是王平的某一个远房堂舅吧。

有了典韦组织的丹阳兵近战抵抗,张卫动用板楯蛮都没捞到好处,士气愈发低落,又冲杀了几阵之后,终于不得不转为围困。

“罢了,山顶缺水,渴死那个汉使算了!”张卫无奈之下,如此决断。

此后一天多的战斗,显得枯燥而乏味,知道日次中午时,张卫忽然得到了一条噩耗。

数骑探马终于由北而来:“将军不好了!汉军主力奇袭了阳平关。我们走时杨昂杨将军还在苦苦死守,他让我们尽快来报信请将军回援!”

“什么?汉军从何而来?”张卫几乎惊得从马背上跌下来。

信使:“听说汉军强行军奇袭,走山路一天两夜之内从河池赶到的阳平关!”

张卫不可置信地懵逼喃喃:“……这,那些北人走山路怎么可能这么快?这不可能!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