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联络点的另一层意思是办事处。>
也可以理解为鬼子扫荡时分区临时指挥部。>
基于不该问不问的保密原则,胡义在此之前了解敌我形势时,并没有刻意向交通员打听分区的详细情况。>
所以,他对三分区说不上太熟悉,只是大致知道三分区驻地在这一带。>
分区领导招见,处于潜伏状态需要尽量避人耳目,所以他直接套了一件警队黑衣。>
斜挎着他那支跟了很长时间的1932直接去了分区联络点。>
沉默地跟着交通员在小巷子里转了两次弯,走进一个位于小镇西南方向靠近小镇围墙小院。>
凭感觉,整条小巷两边的破旧院子里都藏有武装人员。>
因为,院门缝间有大眼往外张望,眼神不善。>
进院后,看到几个身着带补丁灰布褂子正在摇纺车的年轻姑娘。>
姑娘们褂子虽然打着补丁,但却干净整洁。>
反而是交通员跟胡义相同的一身黑衣侦辑队员打扮,如鹤立鸡群。>
看到两警员,眼神中并没有畏惧。>
“都在忙啊…”交通员跟院子里的姑娘们打了个招呼后快步进屋通报。>
胡义独自留在院子里,目不斜视脸色平静。>
其实,他心里看不起女人,即使这些女人很可能也是战士。>
战场残酷,对女人更为残酷,不仅吃不饱、穿不暖,一旦被鬼子看见更是难逃魔爪,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
胡义忽然多了些感觉,也许,她们也是最具有坚韧民族精神的人。>
性格使然,他并没有与不时偷瞄他的年轻姑娘们打招呼。>
胡义并不知道,姑娘们看的是胡义斜挎的1932…>
几分钟后,门帘掀开,一个中年人大步走出来。>
来人那步伐沉重稳定,给人一种饱风霜的沧桑感。>
来人身上穿着四个兜的中山装,衣服上虽然没有补丁,但是磨得起了毛的领口洗得泛白,显然,很有些年头。>
中山装被他穿得笔挺,消瘦微黑面颊显得很有气势。>
到胡义面前两米时停下脚步,目光如矩:“你就是独立团九...九营营长胡义?”>
胡义迎着对方不善的目光:“你也可以叫我胡参谋...”>
听到胡义的回答,也许是甚少有人以这种语气跟他说话,中年人愣了一下,正准备伸出的右手摆了一下缩回:“谁让你们偷袭东古镇的?”>
“我在执行的上级命令!”>
这话不好回,中年人一时没想好说词,转身往回走,掀开门帘才开口:“跟我进来!”>
胡义在想,这位似乎有些生气。>
大宅院堂屋里有两张桌子,各坐了两个人,交通员站在一个三十余岁国字脸汉子旁边,看到胡义进来,赶紧打招呼介绍:“胡营长,这是三分区赵书记…”>
“这是独立团九营胡义营长!”>
赵书记站来,对胡义上下打量了两遍,伸出手与胡义相握:“我是三分区书记,赵之诚...”>
“独立团九营长胡义!”松开手后,胡义打立正敬礼。>
赵书记指着厢房:“到隔壁说...”>
显然,接下来要说话的内容,不宜让太多的人知道。>
中山装跟在胡义身后进厢房,顺手关上门。>
赵书记向胡义介绍中山装中年人:“这位是分区副区长刘长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